Cotoneaster konishii Hayata
(Rosaceae)
台灣產舖地蜈蚣屬植物最早由日人早田文藏(B. Hayata)於1913年發現命名,該種即為小西氏栒子(Cotoneaster konishii),為紀念原採集發現人小西成章(N. Konishi),即以小西氏為該種之學名。小西氏栒子為台灣特有種,分布於中央山脈及八通關一帶山區,海拔2,300m-3,000m,生長於裸露岩礫地或草地。
2001年國外學者Fryer & Hylmo發表一新種花蓮栒子(Cotoneaster hualiensis),該種係採於台灣花蓮縣石門山區;該種與小西氏栒子最主要差別在於雄蕊18-20枚,小核2-4,而小西氏栒子於Hayata氏的描述為雄蕊10枚,小核3-5。經比對小西氏栒子與花蓮栒子,其形態相似,且經解剖後發現此族群的小核數雖多固定為2-4,但亦有出現5數者(極少),在雄蕊數的部份則不太穩定,雖多為18-20,但亦有出現13-15枚者。故認為花蓮栒子與小西氏栒子應屬同種,而Hayata氏與Fryer & Hylmo的描述僅僅是該族群中變異的部份情形,未能將所有性狀詳細紀錄,故根據優先權原則花蓮栒子是為小西氏栒子之同物異名。
本種分類上至為紛亂,原為Hayata氏於1913年發表,由小西成章氏於1902年在花蓮馬太鞍溪上游中央山脈上所採。原始發表文獻記載,本種為灌木,葉長2.3cm,寬1.5cm;但在金平亮三(Kanehira, 1936)與李惠林(Li, 1963)兩位學者各自的著述中,則描述此種為灌木或小喬木,葉長為7-9cm,寬2-4.5cm,因此造成後來的學者對於此種分類處理的混亂。
大陸學者Yü & Lu(1974)曾針對此情形對此分類群提出質疑,認為此種與中國大陸之灰栒子(Cotoneaster acutifolius)相似,且Kanehira氏與Li氏所描述的種類是否為此種尚待查證,之後因其未見模式標本而將此種處理為疑問種。後來Lu & Brach(2003)於中國植物誌國際英文版中則將此種處理為灰栒子的同物異名。然而存放於林試所標本館的Cotoneaster konishii的模式標本(N. Konishi s. n., TAIF),葉子確實如原始描述屬於小形,長不超過5cm。
但在野外,其實有兩群相似的種類,一群為灌木類,葉長為2-5cm,寬1-3cm,花序小花3-7朵;一群則為近小喬木狀,葉長7-12cm,寬2-5cm,花序小花7-21朵。比對各種性狀後,這兩群應歸屬不同種,其葉大者於近期已被處理為泡葉栒子(Cotoneaster bullatus Bois),過去Kanehira氏與Li氏所描述的種類即為泡葉栒子,這個結果與早先Yü & Lu兩位學者的推論相符,即Kanehira氏與Li氏描述的種類與小西氏栒子為不同種。但產於中國大陸之灰栒子果熟時為黑色,小西氏栒子果熟時紅色,且在葉型與其它形態上,兩者差異甚大,故小西氏栒子與灰栒子應是兩個不同的種。
小西氏栒子(台灣舖地蜈蚣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